[历史同人] 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 第371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她忽然咦了一声,指着黄河上几个黑点,诧异道:这么湍急的河上竟然还有人在打鱼。
    李长安看了一眼道:刚刚开春,黄河鱼正是鲜嫩的时候,这些渔民打了鱼到码头上卖,能卖不少钱。长安洛阳的权贵都爱吃黄河鱼,来潼关收鱼的商人也多。
    李明锦咋舌:这样岂不是很危险?
    是危险,黄河水流湍急,每年打鱼都会被黄河吞不少人。李长安随口回复道。
    李明锦忽然心情低落了,她想到了每年这个时候太子府上也会吃鱼,吃头一茬的黄河鱼。
    李长安眯着眼看了几眼黄河河面上的那几个人,嘴角露出了笑容:不过这两年死的渔民已经很少了,你看到那个船了吗?是洛阳造船厂生产的船,每年三四月都会半价租给渔民,这个船大,上面还配备了安全绳和羊胃做的救生圈,安全性高很多了。
    那就好。李明锦又高兴了起来,她对这个洛阳造船厂颇感兴趣,打算到了洛阳以后去看一看。
    马车终于进入了潼关,潼关城就在黄河边上,武周年间新修过一次潼关城,又将城墙加长了一部分,城墙直接与黄河相接,为长安城堵住了所有来自北方和东方的威胁。
    这座天下第一关的城墙十分高大坚固,还占据地理优势,从潼关往东,地势自上往下,占据更高的地理位置,在兵法上叫做地利。
    李长安下了马车亲自从潼关城的城门洞里来回走了两趟,惹的守城将士都忍不住侧目看她。
    她叹了口气。
    这么厚的城墙,以后得多难打啊。
    在刚入潼关时候,为了方便观察地形,李长安就由乘马车换成了骑马,如今从潼关城的城门出去,李长安不禁回首看了一眼。
    多险要的关卡啊,怎么就挡不住安禄山呢?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不是潼关不够险要啊。
    第154章
    车轮下的路逐渐从沙土路变成了灰白色的水泥路。
    终于进入了洛阳地界。
    李长安掀起车帘,看到远处高大的烟筒冒出的滚滚灰烟后面上才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那滚滚灰烟让洛阳的山仿佛没有那么绿了,可同样也让洛阳十几万百姓吃饱了肚子,让她的库房里堆满了钱财,让洛阳四个关卡的兵器库中堆满了武器,粮仓中堆满了粮食。
    她放下帘子后在车厢内伸了个懒腰。
    到洛阳了。李长安轻松道。
    李明锦掀开帘子,看着道路两侧与长安城截然不同的景色。
    才刚刚穿过虎牢关,这一段道路两侧都是工厂和作坊,专门为了修建城墙、军备等服务,大一些的厂子几乎都在李长安的名下,中小型的工厂有许多是洛阳城中的大家族跟风开办,还有再小一些的作坊,是洛阳城中的商人或者附近村子一起合资开办。
    一开始只有李长安建工厂,后来洛阳城中的权贵们看着李长安赚钱眼红,也就与李长安合办了几家,尝到了甜口以后他们就开始自己办工厂。再之后善于投机的商人看到了利益,也就开始投资办厂,各个村子也有在寿安学堂读书的年轻人,他们中有一些人读了一段时间的书以后也回到老家组织村民开始办作坊。
    李长安对这些人跟风开办工厂乐见其成,她一个人再使劲开工厂也不可能开遍整个大唐,想到推动大唐生产力发展还得是靠大唐士农工商一起努力。
    虎牢关需要什么,这些工厂就制造什么。修城墙的砖石、粘合砖头的糯米水、铺路的水泥、箭支上的铁箭头私人没法制造,但是箭支和羽毛工厂可以做,还有虎牢关将士的衣食住行就连炭笔都专门有一家作坊生产。
    毕竟如今洛阳军中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扫盲活动,李长安与严挺之商量之后确定了洛阳军队中的最低识字水平至少能读懂军令,会写自己和同僚上官的姓名。
    对炭笔、纸张的需求量很大,纸张有了新的造纸技术,有好纸有普通纸,好纸依然造价昂贵,可普通纸张已经是大部分普通百姓能买得起的价格了。
    路南边就是一个容纳了五千工人的砖厂,这个砖厂制造出来的砖专门供给虎牢关修建城墙。不仅虎牢关附近有砖厂,其他几个关卡附近也都就近建造了砖厂,这两年洛阳一直在加固几个关卡的城墙。
    也不怕失业,唐朝的生产力足够低,一座小行宫要修好都要征发数万人修两三年,虎牢关可比一座小行宫工程量大多了。
    倘若算上安史之乱中损坏的城墙维修,估计够这些工人干十年了。
    看到道路两边推着载满了砖头小推车的运输工人,李明锦不禁想起了她上一次来洛阳人生地不熟,找人问路的记忆。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