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良为妃 - 逼良为妃_分节阅读_36
逼良为妃 作者:林错
和建在定江口的离宫不同,为了方便日后宗室子孙时时拜祭,也担心日后帝王出巡扰民,当年高祖皇帝建都时,特意将宗庙定址在离都城不远的近郊,路程不远不近,大驾缓行只要三日功夫,太后这一次不用繁琐的大驾,只用四马拉的小凤辇快马加鞭,只一夜一日的功夫就到了斋宫。
鸾仪局久掌宫禁,消息封锁得滴水不漏,外头一干宗亲只知道皇帝在斋宫里静心斋戒不见外人,眼见太后出京祭奠先帝和哀皇帝,都以为是个千载难逢的奉承机会,个个精神抖擞地在斋宫门前跪迎,待凤驾到了,又按爵位辈分一起起叩头问安。
越是时候,越要做出无事的模样给外人看,太后按捺着焦躁坐在辇上,将宗室里老少全都见过,任这些人向自己哭了穷翻了老账,才朝许嬷嬷点了点头。司仪女官曼声唱了一声“起驾”,凤辇稳稳当当进了斋宫。
林远和崔成秀已经在廊下等了半个多时辰,两人身上都落了薄薄一层雪,见了太后一左一右抢步上来行礼。
“这样当口,不必这么讲礼数。”太后扶着许嬷嬷的手自辇上下来,虽然面上气定神闲,因为内里神思不属,凤头履踏上青石路时险些一个踉跄,留神握住了许嬷嬷的手,平了平气才重新开口,“你们两个都在这里,那如今皇帝身边谁在伺候?”
林远看了缩头缩脑的崔成秀一眼:“陛下如今脉象稍稳,太医院院正魏府魏大人和陈端陈大人才又开了新方子,魏逢春和胡阮娘正伺候着进药,回老娘娘,先头胡女史也在这里随臣一起候着来着,只是陛下实在离不开,不得已回去服侍,臣这就召她过来。”
“皇帝身边就这么两个人怎么行?”太后听出林远的回护之意,回顾许嬷嬷道,“你和崔喜两个人都去,让他们两个到这里来,哀家有话说。”她稍停了停,又道,“哀家此刻不方便直接去寝宫,你们两个好好看看皇帝的情形到底如何,倘若好些了,就让魏府也来这里一趟。”
毕竟是敬天斋戒的道场,地界并不甚大,皇帝寝宫离这里只隔了条夹道,眼看着许嬷嬷和崔喜两个领命而去,崔成秀暗地里急出一头汗,还不曾想出拖延的法子,崔喜已经领着顾沅等人进了月亮门,只能在心里无奈叹息。
“召你们来只有一件事,”太后挂心皇帝,并不入殿,只在廊下避风处设了座,朝院里跪着的几人看了看,向着魏府道:“先头离宫又是打猎又是摆宴,哀家也担心来着,回京送折子的侍卫声口都是一个样儿,口口声声都说皇帝瞧着精神极了,怎么这当口却突然病了?”
“回禀老娘娘,”魏府略一沉吟,“臣看陛下脉象,神劳体倦,心神耗费太过,如今想来,恐怕就是陛下行营时劳累太过落了病根,只是平日体气结实不易觉察,又年少好胜一味硬撑,才一气发作出来。”
“要紧么?”
“幸亏陛下年少,还不畏损耗,”魏府见太后略显茫然,语声微微一顿,便有了措辞,并不引经据典,只道,“好比一棵小树,又逢春时,正是阳气生发蒸腾之时,就是偶然经场霜雪,待春风春雨栽培,自然恢复如初。”
“这么说,皇帝的病不妨事?”太后松了一口气,合掌喃喃念了几句佛号,替皇帝许了几笔香火银子,才又和颜悦色地看向魏府,“如此哀家便把皇帝托付给魏大人了,这几日魏大人和陈大人辛苦,也不必出宫,就在这偏殿歇息,过后皇帝好了,哀家让她亲自酬答。”
这便是许下魏府的救驾之功了,魏府内里欣喜若狂,好在他在太医院当差多年,面上还能撑得起老成持重的气度来,按捺着叩了头跟着崔喜回皇帝寝宫,步履也勉强算得上从容,只是两只手暗地里却将袖口攥成了皱巴巴的两团。
有要赏的,自然便也有要罚的,崔成秀和魏逢春两个责无旁贷,跪在最前头各自战兢兢搜罗说辞,不意太后越过两人,将矛头直接对准了顾沅:“顾沅,哀家当初许你顶着司寝的名头留在御前赎罪,与你说的话,你可还记得?”
“是。”夜色渐深,顾沅衣着单薄,被寒风吹得浑身冰冷,依旧勉力一字一字说得极是清楚,“老娘娘要奴婢尽心竭力服侍小爷,不可让小爷起居无节,饮食荒废。”
“从那一日到今日,你做到了几分?”
倘若自己不是因为担心群臣侧目而循规蹈矩地呆在后殿,而是不顾人言随在皇帝身边,是不是就能早些时日发觉皇帝的情形不对?顾沅心底一疼,低声道:“奴婢一分也不曾做到。”
她言语里满是黯然,没有一分为自己辩护的意思,倒是惹得太后一怔。“听你说话,倒是个识得轻重分寸的模样,怎么做事如此颠倒?也罢,”她微不可闻地叹息一声,“你既然还有几分廉耻,哀家也顾全你的颜面——如今冬狩事了,皇帝也早替你洗刷清白,你便回家去吧!”
顾沅早有了受罚的准备,不意太后不打不罚,却是要将自己送出宫去,一时讶然,还不曾开口,太后已经又道:“听说你家人不日到京,远道而来十分不易,哀家赏你二百两银钱去安生度日,记着,出了宫,宫里的事便是到死也一字不许对人提起,你可明白?”
这个消息却比上一句话更令顾沅无措,眼见太后面似寒霜,显然不欲再与自己多谈,只得叩了头随宫女退下,心道皇帝曾说过自己母弟远在江南安然无恙,怎么会突然入京了呢?
这一次太后似乎是铁了心要让顾沅和皇帝一刀两断,处置极雷厉风行,令宫女看着顾沅收拾了行李,立时便下旨将她送回京中。崔成秀暗地里咧了咧嘴,在心里头盘算了一刻,终究还是不曾开口,倒是魏逢春小心翼翼地向太后求情:“回老娘娘,虽说是顶着胡阮娘的名头,可这顾,顾女史如今已经得了小爷的宠幸,就这么送回民间——”
太后对此果然并不知情,大吃一惊,立时令人召来彤史,待将内起居注细细看过,却并不欣喜,反而气得脸上变色,合上册子时一声冷笑:“如此说来,哀家将她送出宫,倒还真是歪打正着了!”
按例内起居注除了皇帝、太后、皇后几位有数的后宫人物,便只有彤史女官能够翻阅,魏逢春不明所以,见彤史女官抖作一团,只是按着惯例叩头请罪,崔成秀惨白着脸跟着一块儿磕头如捣蒜,心里头却是把他记恨到了十分:这件事倘若要是能说,他刚刚就抢着提了,怎么轮得到这个呆瓜开口?
皇帝要给顾沅侍寝记档的旨意是他去彤史馆传的,从头到尾只有他和彤史女官最清楚底细:皇帝虽然不得闲,却依旧担心顾沅空出时候与恭王世子论文,特地传旨掌彤史的女官,无论顾沅当夜是否侍寝,一律记档,除了太素殿里的人外,倘若有人问起顾沅,一律是与皇帝在一处,顾沅就这么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连着“侍寝”了十几天,直到皇帝病倒的前一天为止——让太后看这么一份内起居注,岂不是更坐实了顾沅狐媚皇帝的罪名么?
顾沅入京时已经是第二日黄昏,因为太后严令,连宫门也不曾进,只在尚仪局换了寻常百姓衣裳,直接领赏出宫。尚仪局里不知何时已经全数换了新人,连一个曾经熟识的面孔也不见,见了顾沅也都是眼神躲闪,显然甚是防备。
顾沅心底一沉,已经明白了大概,不由得又是微微苦笑。当初凭着意气入宫时,可曾想到出宫时竟会是这样恍若隔世的茫然心境?
明明眼前就是渴求许久不得的海阔天空,为何跨出那一步的时候,却是仿佛斩断了心底牵挂似的痛楚不忍呢?迈过那道高大的门槛,顾沅忍不住回头,重新向琉璃飞檐深处张望,她心底怅然,站了许久,才转过身,正要举步,却听一个带笑声音随风而来,声调不高不低,语气不疾不徐,和主人从容做派结合得天衣无缝:“我曾教过你礼仪,辞出宫时,须得恭谨敬畏,再三叩首,你怎么就忘了呢?”
顾沅蓦地转身,却见宫墙下立着名中年女子,青衫乌发,宽额长眉,端庄整洁中别有意气风流,令人见而忘俗。女子手举羊角灯,笑吟吟看着她,眉目间满是久别重逢的欣喜,顾沅却觉得五脏六腑都被夜风吹得冷透了似的,一瞬间烦恶欲呕,在痛楚厌恶中,脑海里却有一线清明浮现,让她抑制着颤抖,艰难地牵动唇角:“原来,原来都是因为你——”
“过了这么多年,又入了宫一遭,总该长了见识,怎么还是这么不会说话?”程素笑容更是欢畅,长眉飞扬,更显出一股不让少年人的意气来,“太后老娘娘和当今陛下圣明烛照,洞察奸弊,岂须我等臣子多言?”她笑了一声,向顾沅走了几步,声音压得低了些,里面的恶意却更无遮无掩,“小阿沅,我早说过,你从了我意,前途自不必说,倘若不从我意,此生功名必然无望——你怎么总是不肯听我的话呢?”
☆、第65章
冷汗自背后绵绵密密地渗出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师徒决裂的傍晚,顾沅竭力挺直脊背,摆出一副寸步不让的姿态来,“我也一样早说过,程大人,江山易改,本心不移,顾家人的脾性,顾沅此生改不得。”
“改不得,”程素退后一步,指了指长街另一头远远快步过来的几个身影,笑容里颇有些玩味的意味,“我早说过你和吕传明面上合衬——敢跟陛下打擂台,上书直言天家夺人/妻子,和你这副改不掉的坏脾气,不正是天生一对么?”她见顾沅脸色更白了些,朝顾沅又靠近了些,见顾沅厌恶地避开,也只又轻笑一声,提着羊角灯扬长而去。
正是宫门行将下钥的时候,几个小太监抬着大铜油壶过来,往宫门口的座地宫灯里注油换灯芯,侍卫们擎着大松明火把来来往往换班,顾沅借着半明不亮的光线把那几个身影打量得清清楚楚:一共是二男一女,左边穿半旧青绸袄裙的是许欢,右边穿玉色官绸皮袍的是吕传,小弟顾洋比当初离家时长高了许多,穿着崭新的蓝布棉袍,小脸被北方吹得通红,正欢天喜地地朝自己连连招手。
夺人/妻子——顾沅一瞬间恍然太后何以匆匆将自己扫地出宫,不由得微微苦笑。果然是那人惯用的手段,平素绝不轻举妄动,但只要一发难动手,便要直击要害。大齐素重清流,后宫虽是天子私事,但只要一和前朝声名扯上关系,臣子们便要争相死谏。正因为这一点,自太宗皇帝以下虽然多有寡人之疾,选秀册封却都甚是慎重,并不肯沾染那些瓜田李下的嫌疑。皇帝眼看就要亲政,四方臣民们都眼睁睁看着,一举一动更要比平时谨慎几倍,怎么能沾上这样说不清道不明的瓜葛呢?
皇帝此刻在行宫刚刚听太后缓缓诉说了来由,心里头惊疑不已,脸上却依旧是不动声色。她方自苏醒不久,声气还有些虚弱,眉目间却没有半分心虚:“母后,儿才是与顾沅结夫妇之好之人,却不知有什么人敢这样冒名欺人?”
士别三日,本应刮目相看,太后没想到只不过两旬光景皇帝脸皮便厚了数层,怔了怔才开口:“顾沅的供状哀家也看过,她自承与吕家有婚约,皇帝难道忘了?”
太后素来心软,皇帝内里打定了不认账的主意,面上却转了口气:“儿自然不曾忘,只是此一时彼一时。这些时日儿与她两情相悦,已有了夫妻之实,她与吕家虽有婚约,却还不曾成婚,就是按我大齐律法来断,情理两顾,她也该是儿的人——母后,”她直起身来,在枕上向太后叩首道,“母后素来宽容,这一回就成全了儿与阿沅吧!”
皇帝对儿女情长没有半分羞涩,这样大胆地坦言不讳,太后想起内起居注上的字句,不由得更气恼顾沅带坏了皇帝。只是她虽然心里万分不情愿,看着皇帝却又不忍心开口回绝,又不擅长说谎,挨了半晌,只道:“皇帝后日便要亲祭宗庙,这些事日后再从长计较,如今且先歇着罢!”
太后不应承,便是不赞成的意思,皇帝有些失望,还想替顾沅说话,看着太后脸色略一沉吟,便转开了话头。
皇帝并不纠缠,可见对顾沅用情尚不算太深,只是一时迷惑。太后暗地里松了口气,陪着皇帝用了膳,又将皇帝身边伺候的人叮嘱了一遍,才转回自己寝宫歇息。
“到底是怎么回事?”皇帝耐心等了又等,直到崔成秀来通报太后已经歇下了,才将身边两个总管太监一起传进来质询,“是谁将这样的事禀到母后那里去的?怎么朕连一点风声都不知道?”
皇帝出巡,京里宫里自有耳目,这耳目其实手脚也并不算慢,只是恰逢皇帝病倒不能理事,然而这些责任却万不能往皇帝身上推,两人对视一眼,立时异口同声地叩头请罪。
“事已至此,还请什么罪?”皇帝再压不住心里焦躁,语气也更是斩金切玉似的果断,“想来是朕病得不知人事,耽搁住了——说吧,到底是谁捣的鬼?”
太后做事素来不遮掩,这件事的来由也极简单,但是却又极难措口。两个总管太监嗫嚅了几声,又重重叩了几个头,趴在地上不敢吭声了。皇帝蹙起眉来:“朕只要实话,便有什么冒犯也无妨,讲!”
“是。”魏逢春看了崔成秀一眼,大着胆子道,“禀小爷,京里头来人送了信来,说是恭王妃进了一趟宫,老娘娘就召清和殿里的人问了话,问的都是顾小娘子的事。后头细打听,才知道顾小娘子家里有人跟恭王世子奶娘有旧,辗转托她在恭王妃面前递了话,说是顾小娘子为人逼凌,在宫里受苦,求恭王妃做主,又有顾小娘子的手书做证。”
皇帝陡然警觉:“什么手书?母后怎么不曾给朕看过?”
崔成秀苦着脸叩头:“奴婢们僭越,早先太后拿了让奴婢们对笔迹,都先看过了。太后老娘娘吩咐了,小爷身子不好,待日后体气恢复了再看也不迟,说是免得伤心。”
太后不许皇帝看,必定是以为那是顾沅的笔迹了,书信上的话也必定不好听,皇帝的脸色苍白起来,绷紧了唇角:“拿来!”
“是。”皇帝脸上看不出喜怒,一双眸子黑黝黝的,反而更让崔成秀畏惧,他应了一声叩头出门,不一刻捧着个黄杨雕花匣子过来,呈到皇帝手里。
匣子里面只轻飘飘一张素笺,正是皇帝赏赐顾沅日常练字的式样,上面却并不是寻常书信的格式,开篇却是一首前朝名诗:“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诗句并不隐晦难解,粗通文墨的人都读得明白,句句都是身系罗网之叹,诗下又有数行附注,解说得更是清楚:“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书生事也,不意逢强梁,身遭横辱,咽泪装欢,度日如年。伏恳兄以旧约为念,一施援手,沅妹顿首百拜。”
皇帝只觉那字迹刺得自己心口一疼,咬着牙又仔细看了两遍,正是自己见惯了的顾沅笔迹,连用的纸墨也与自己赐予顾沅的一般无二,找不出一丝可怀疑的破绽。她捏紧了手里那张薄薄的纸笺,目光在崔成秀和魏逢春脸上扫过,声气依旧淡淡的:“连鸾仪局的人都找过来看过了?郑鸾怎么说?林远怎么说?”
皇帝目光刺得人心里直打鼓,崔成秀不敢火上浇油,又不敢不回话,只得硬着头皮道:“郑姑奶奶那边没消息,林提督倒是看过了,她说,她说——”
“说什么?”
“林大人说,她是武臣,不擅长书法,只觉得写的人是一气呵成,没那些惯常见的矫饰手法。”眼见皇帝脸色白得没了人色,两人一同慌了神,顾不得礼数,膝行到皇帝身前,一个端茶一个递手巾地服侍,口里一连声地安慰:“奴婢们僭越,这书信顾小娘子还没看过,想来,想来必定能看出来有什么蹊跷的——”
“给她看做什么!”皇帝心里愤懑悲凉痛楚到了极处,搅成了一团混沌,让她眼前一阵阵发黑。她闭上眼睛,那纸上的字字句句却在心头脑海里浮浮沉沉,灼得心头生疼。
身遭横辱,咽泪装欢——原来她是这样看待自己和宫里的一切,原来自己处心积虑的安排布置只让她感到度日如年,原来往日自己都是被那些掩饰蒙住了眼睛,原来心灰意冷到了极处,反而能透过痛楚看出平日看不出的真相来。当初自己不是与她谈起朝政的时候,才第一次看到她的笑容么?郑鸾和林远不是都明里暗里与自己提过,惋惜顾沅不能立于朝堂么?在尚仪局徐三娘的供词上,不是也白字黑字写了那一日鸾仪科殿试,顾沅的失态么?太后不曾问过顾沅,不也正是因为已经证据确凿,担心那些话自那人口中一字字说出,给自己保留一份体面么?
“给,给她看做什么?”皇帝向后倒在大迎枕上,手指无意识地将那张纸笺捏做一团,“让她亲口把这些话说给朕,说给所有人听?让所有人都知道,朕是个强逼臣子的好色昏君?让所有人都知道,她不喜欢朕,她厌弃朕,在朕身边度日如年?”
“朕不问她。你们也不必慌,这么点小事,朕死不了!”皇帝挥手止住慌了神要去请太医的两人,直起身来,深深吸了几口气,脸色虽然依旧苍白,神情却恢复了惯常八风不动的漠然,唇角带出一丝冰冷的哂笑,“有人要为天地立心,要为生民立命,要为万世开太平,要做她的书生事业,朕就由她去做!朕是天子,容得下四方万民,容得下四海宗藩,那些个逢迎把戏也见惯了,还容不下她么?她既然不愿意,朕自然不会勉强,朕当初答应了要送她出宫,如今时机也正好。你们两个传旨林远,叫他派人回京,趁着顾家人还没回乡,送五百两银子过去,也算是朕与她相识一场——快去!”
皇帝催得急,魏逢春还有些懵懂,崔成秀心思灵活,一转便明白了皇帝说不出口的意思。倘若顾沅当真是冤枉,碰上鸾仪局的人,知道皇帝清醒了,还不会分辨一番,要皇帝给她做主么?眼见正是个立大功的好机会,他朝皇帝叩了个头,立时连夜向林远传旨去了。
这一线朦朦胧胧的希望成了皇帝的救命稻草,连祭祀宗庙的时候也一样牵肠挂肚,待仪式结束,在回程的路上便召来崔成秀问话:“给阿沅的银子送过去了?”
“是。”崔成秀刚刚自林远处得了回信,只觉得心里一股苦水倒都倒不出来, “顾家人如今在京里租了房子,顾小娘子正和家里人在一处,那人送银子的时候也在场,小娘子收了银子,然后,然后——”
“然后什么!”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