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 - 基建高手在红楼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31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化点点头,也小声回:“但即便如此,本官仍是一县之尊,切不可失了庄重,为对方升斗小民所耻笑。”
    李师爷赶紧应下,缩在袁县令身边。袁县令便缓步上前,一面走,一面留意他脚下的这条道路。
    袁化还记得上一次他来时那道路是何模样——那道路是在两座石山倒塌之后的遍地碎石之间硬生生挖出来的。当时他亲自走了一小段,只觉道路不甚宽敞,地面上时常能见到碎石,偶尔还能硌一硌脚。
    但是这次过来,这条道路已经完全被拓宽,变成了“两条”道路,中间还隔着一条长长的花圃,花圃里种着小树,眼下看着还不甚高,但可以想见将来,这些树一定能长成参天大树,为路人遮阳。
    自从进入这条道路,路上一直有人提醒说是让“靠右”行,不要跑到对面的那条道上去。袁化想来想去,也没想出这到底是哪里来的规矩,但看这所有人都走在靠右的一条道上,便少了迎面而来之人,他带着用来端架子充门面的轿夫与衙役便少了吆喝“县尊大人在此,闲人避让的机会”。
    再看这路面也修得极好,非常平整,表面光滑如镜,见不着碎石泥土。这道路中间略高,两边低,路面微微倾斜,据说是下雨之后雨水会自动从路面上流走,沿着道路两旁的水沟排入河道,因此即便下雨,也不会出现道路泥泞难行的情形。
    袁县令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道路,他现在很有些后悔,不应该坐轿过来的,应该直接坐车,快马拉车,一个时辰不到就该到了,他也不至于天不亮就要出门——而且在这样的路面上风驰电掣的赶路,感觉一定不错。
    袁县令缓步而前,与昔日下属桂遐学打过招呼,又见了几个“外联办”的工作人员,表情淡漠地点了点头,问:“贾大人今日可在寨中?”
    外联办的人都摇摇头:“贾大人最近都不在,但是听说快要回来了。”
    袁县令听说,既觉得安慰,又有点小失望。
    但不在就不在吧,他对这桃源寨久闻大名,能过来欣赏一下也好。
    只听桂遐学对外联办几个工作人员说:“我们先去办公区,去金融办吧!”
    于是一群人,乌泱泱地去了桃源寨正中几座简易活动房。桂遐学熟门熟路地找到金融办,掏出手里的银子,大声道:“老金,老涂,快来收银子!”
    李师爷的脸色登时变了——这一锭,就是刚才他偷偷塞给桂遐学的银锭子呀。
    活动房里坐着两个账房先生,闻言一个将戥子拿了出来称银子,另一个拿了账簿出来。称完银子的大声报:“五两七钱八分!”
    另一位马上换算:“折五千七百八十文的流通券,小桂,怎么说,是要流通券,还是折进共同基金里。”
    桂遐学嬉皮笑脸地道:“这是从武元过来的李师爷带到本县的银两,折不折共同基金,要看他的意思。”
    账房们的目光平平地移动,转向师爷打扮的人。李师爷登时头上冒汗,颤声问:“啥叫‘共同基金’?”
    老金开口解释:“近来从外县到本寨参观的人愈多,时不时有像阁下一样的,希望向本寨贡献一些金银。但是本寨有财务纪律,这些金银本寨但凡有公职在身的人,都是不能收的,但往往又盛情难却,不好拂去了对方的好意。于是,贾三爷提议设置了这个‘共同基金’。”
    “往后寨子里修个桥、挖个路,除了从财政口出钱之外,共同基金也会出一份力。各位,往这共同基金里捐钱,就是给桃源寨捐钱,就是给贾三爷捐钱!”老金这一套话已经说得熟极而流。
    最难得的是他最后明确说了,这钱是给“贾三爷”的,这让李师爷下定了决心,握着拳头道:“捐!”
    决心一下完,这李师爷马上又问:“写不写功德簿?”
    老金点头道:“写!”
    这时李师爷已经接到了无数来自县尊大人的眼刀,这时抵挡不住压力,连忙说:“请写上,来自武元县县尊大人。”
    “好的!”老金与老涂,一个记账,一个开保险箱,两人都没有起身向县尊大人行礼的自觉。
    只有桂遐学笑嘻嘻地向袁李二位解释:“这两位也是寨子里的公门中人,这边几位都是。”
    袁县令终于吃惊了:“这么多?”
    桂遐学点点头:“大家都是有公职在身的,只不过不一定便是全职,还有几位另有本职工作。好比学生我吧,学生另有一份在潇湘书院任教的职务。”
    袁县令心里有数,贾放早先曾经要求各县到桃源寨来参观,推广“桃源”经验,就是让各县自行考察,有没有可以照样搬去各县的做法,能改良各县现状的。
    这桃源寨,公门中人如此之多,完全可以照搬到武元县去嘛。
    于是袁县令开口问:“各位有公职在身的,是否身上都有功名?如果是这样桃源寨一地,就出了如此之多的秀才、举人,那真是要羡煞本县……”
    周围人相互看看,然后一起点头:“县尊大人,我们都有,但是那不叫功名,也不是说考过了秀才、举人……我们都有‘基础文化知识文凭’,都是要考的。”
    袁县令惊讶了:“基础文化知识文凭?”
    他一推李师爷,李师爷吓得赶紧从袖子里抽出一本空簿子和一枝毛笔,在老金那里借了一点墨,才匆匆记下“基础文化知识文凭”“人人必考”这样的字样。
    而袁县令则越问越惊讶:这“文凭”,桃源寨里两个月就举行一次考试,考通过了就能拿文凭,所有的“公门”职位,无论工作内容是什么,一定要拿到文凭才能上岗。
    袁县令心想:若是按照这个标准,他县衙里一大半人都要涮去,毕竟县衙里那些衙役,多数是不识字的。
    另外他见到外联部里有梳着发髻的女性,于是颤声问:“妇人若是得了这文凭,也能进公门办差吗?”
    “那当然!”桂遐学笑道,“文凭是第一标准,若是妇人能考过,凭啥不让她当差?”

添加书签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